沥海镇、各相关局(办):
现将《绍兴滨海新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三年(2018-2020年)行动计划》印发给你们,请认真组织实施。
绍兴滨海新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
2018年12月24日
绍兴滨海新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三年(2018-2020年)行动计划
沥海镇政府、各局(办):
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巡视组的反馈整改意见,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,推进滨海新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,推动根据绍兴市委、绍兴市人民政府《关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绍兴产业品质的实施意见》(绍市委发〔2017〕74号)要求,对照绍兴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目标,结合滨海新城传统特色产业实际,以化妆品包装产业为重点,制定改造提升三年(2018-2020年)行动计划。
一、总体要求
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,围绕高质量、现代化和竞争力的根本要求,以市场为导向、企业为主体、园区为载体,坚持创新引领,对标国内先进,主攻智能制造,积极运用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以先进技术、现代企业制度、创意设计等手段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,着力拉长产业链、补强创新链、提升价值链,推动沥海镇传统包装产业智能化、标准化、绿色化、品牌化和国际化。
二、工作目标
坚持创新驱动发展,深化技术创新、管理创新、业态创新,引领传统产业创新跃升;坚持对标提升发展,按照“绿色高端、国内领先”目标,对标先进地区、对标优秀企业,加快运用新理念、新工艺、新装备,着力补齐发展短板;坚持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,以智能化改造为重点,强化环保监管,推进绿色制造、智能制造、协同制造;坚持品牌发展战略,积极培大育强,着力打造沥海化妆品包装特色产业品牌和企业名牌,提升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。力争至2020年,沥海镇工业园区形象有大幅提升,产业创新能力显着提高,研发投入占主营收入比重达到2.5%以上;化妆品包装产业基本完成智能化改造,产品结构和档次明显改善,包装产业年工业产值15亿元以上,培育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5家,上市公司1家。
三、主要举措
(一)推进工业园区改造。按照工业园区“全面达标、全省领先”的改造要求,完善沥海镇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,进一步优化园区规划布局和产业布局;高起点规划落实沥海镇工业园区改造方案,进一步完善园区路牌、路标等标识,提升园区主入口、次入口的景观效果,设计制作具有园区特色的LOGO及宣传资料片,提升园区对外形象;推进园中路、沧海路、锦盛路等道路的改造提升及绿化、亮化、美化工程,完成沥海镇1号污水泵站扩建,积极创建沥海镇“污水零直排”工业园区。力争至2020年,工业园区形象、软硬件设施等有质的提升。
(二)加快产业集聚发展。进一步发挥沥海镇包装行业协会的引领作用,适时完善包装产业相关支持招商政策和产业准入标准,及时制定存量土地厂房盘活相关扶持措施,努力吸引滨海新城以外的包装企业向沥海镇工业园区集聚,力争三年引进国内外知名龙头企业2家以上;积极实施园外企业入园工程,摸排包装产业规模及分布情况,全力推进沥海镇海滨路以西、海东路以南工业企业以及散落在村庄、居民区严重影响周边环境的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或强制淘汰;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,积极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兼并重组和上市发展,力争至2020年,包装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20家以上,亿元产值以上龙头骨干企业5家以上,5000万元产值以上企业6家以上,包装产业工业总产值超15亿元以上。
(三)鼓励企业转型升级。以浙江省智能装备专家委员会为依托,编制包装产业智能化改造方案,打造包装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,鼓励传统企业运用数字经济重振传统产业;实施“互联网+”、“机器人+”、“大数据+”工程,引导传统产业通过建立消费者数据库和个性化定制等手段,推动全员、全程、全行业创新;实施“企业上云”工程,加快推进包装企业“机器换人”行动方案,三年内新增工业机器人200台,新增工业企业上云120家,新增隐形冠军企业2家、“小升规”企业10家;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,千方百计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,千方百计改造旧设备、旧工艺,提升产品质量,三年内新增技改项目不少于20项,累计技改投资额不低于10亿元。
(四)加强创新驱动发展。加强行业创新支撑,积极与高等院校合作,引进和建立包装产业行业研究院、行业创新中心、设计中心和行业云平台;不断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主动性,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重点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创建企业研究院或工程技术中心,推动新技术应用,加快新产品研发生产,三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、省科技型企业15家,新增化妆品浙江制造标准2个、包装团体标准2个;推进企业管理制度创新,实施股改上市清零行动,积极鼓励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,建立现代企业制度,确保1家企业股改上市;推动企业管理创新,与上海交大等院校合作,举办新生代企业家经营管理培训班,提升企业家综合能力;推进企业精益化管理计划,推广企业ERP等智能化管理系统应用;加大招才力度,力争三年累计引进高端科研人才50人、吸引大学生就业1000人。
(五)落实行业专项整治。巩固环保治理成果,开展涉气企业专项整治,提升工业企业废气收集率和处理效果;严格按照规划要求,守住生态红线,坚决清理违法违规的工业项目;加强企业安全和消防整治,推进涉爆粉尘及危化品企业专项整治,确保企业安全运行;持续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创建,加快落后产能和“散乱污”企业的“关、转、停”,力争三年内淘汰落后产能30项,整治提升“散乱污”企业50家;深化推进“亩均论英雄”,推动行业节能降耗,建立包装行业专项评价制度,制定差别化资源要素分配政策,坚决出清亩均效益低于3万元的低质低效的包装小企业。
(六)优化企业发展环境。深入开展“走企连心”企业服务活动,建立新城干部与企业“一对一”联系制度,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,提振发展信心;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制定包装产业发展专项政策,及时落实国家、省、市减税清费政策,切实减轻企业负担;深化推进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和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“最多100天”改革,建立重点项目全程代办、全程跟踪、全程服务制度,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效能;积极支持包装产业市场开拓,鼓励抱团参展,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,减少中美贸易摩擦对行业的影响;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,加强包装行业协会建设,落实专项经费,配备专职人员,全力推动包装产业提档升级、做精做优、做大做强。
四、保障措施
(一)加强组织领导。成立绍兴滨海新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,委主要领导任组长、分管领导任副组长,经发局、招商局、财政局、建交局、安监局、便民服务中心、沥海镇、国土分局、规划分局、环保分局、质监分局、滨海税务局、滨海水务等负责人为成员,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,办公室设在经发局,负责统筹推进、协调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各项工作。
(二)强化要素保障。加强资金保障,建立沥海镇传统包装产业改造提升专项资金,重点支持包装产业加大技改投入、实施智能化改造、开拓境内外市场、吸引区外重点项目落地和行业协会建设等;加强用地保障,对传统包装产业改造提升的重大项目、重点技改、重点产业平台等建设优先给予用地指标支持;在滨海新城新增的污水、废气等排污指标中,每年切出一定比例,重点保障亿元以上包装产业项目发展需要。
(三)加强考核督查。将加快经济转型升级、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作列入管委会对沥海镇及各局(办)的年度考核;分年度制定推进计划,明确责任,细化目标和任务,建立推进进度逐月汇总、按季通报制度;强化工作督查,对工作推进不力、不作为、慢作为等行为实施严肃的追责问责,确保传统产业三年行动方案落到实处、干出实效。